核心导读:
为人师者,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被学生尊重和惦记。
有一群人,他们披星戴月、笔耕不辍,是黑板前一抹坚持的身影;他们鞠躬尽瘁、无怨无悔,是教室里一束闪耀的光芒;他们博学多闻、诲人不倦,是学海里一叶渡人的扁舟……
他们是重庆一中众多优秀教师的生动写照,也是千千万万个人民教师的微光缩影。教育之路上,每一位教师都在“披荆斩棘”,他们乘风而来,飒爽“出道”,只为与你相遇。
即日起,我们将走进重庆一中,遇见这群最飒的“一中人”,记录并分享他们“乘风前行”的故事!
华龙网讯徐翀有三个身份,每个身份都映照出她不同的一面。作为语文老师,在课堂上,徐翀温和有趣,干净利索;作为班主任,面对班级管理,徐翀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,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;作为徐翀本人,对待学生,她是大家眼中知心的“翀姐”。 铜梁新闻网
从教师到班主任,在成就自我中成就学生
“我刚到一中时,坚持每天听年级老师的课,一个月听下来,最多的时候有80多节课,这样坚持了三年。”带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,刚进入一中的徐翀就如她的名字一样,满怀“翀”劲与闯劲。
都说越努力越幸运,这话对于徐翀来说并不假。幸运如她,她的努力与坚持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她的热爱与潜力。老前辈的谆谆教导,团队教师的分享互助,让她在一中这块教育天地里如鱼得水。
每个教师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的发展过程。与优秀共伍,对于徐翀来说,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对于一中教师而言,徐翀的成长是突飞猛进的。 南京栖霞区新闻网
恒心+努力,再多一点幸运,或许就是徐翀的成长秘笈。从一开始拿着教参备课,到学会自主研究学情考点,提高课堂效率,短短3年,徐翀完成蜕变,慢慢形成了自己细腻干净的教学风格。“明白了吗?”不知从何时开始,徐翀有了这样一句口头禅,她用这样的话来让课堂节奏有短暂的停顿,也通过这样的停顿来让学生及时反馈,及时调整教学内容,做到有的放矢。
站稳讲台,实践反思。作为班主任的成长,亦是如此。班主任的工作琐碎而又繁重,除了负责学生的每日常规之外,还需要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班级突发情况,这无疑对班主任的综合能力提出了高要求。 德州新闻网
但面对挑战就退缩,从不是徐翀的性格。“主动出击,才是王道!”头绪太多?缺乏方法?摸石过河……任何事情只要去做,总能找到突破口。什么是班主任?这是徐翀对自己的追问,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在带完一届届学生的过程中悄然发生改变。班主任管理从生疏到有自己的方略,徐翀收获了育人的快乐。
从共情到共理,教书育人是不断成长的艺术实践
宽严相济,做有温度的教育,是徐翀的实践所得。
在徐翀的班上有着一套清晰明了的“红黄绿线”准则。“绿线”是生活习惯,“黄线”每日常规,而“红线”则是不能碰的底线,比如携带智能手机、智能耳机、智能手表到教室。“这是与学生一起协商通过的,那肯定全班就必须一起遵守。”这种“先说断后不乱”的做法,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牢记班规,也让大家感受到徐翀作为班主任的严格。 仙桃新闻网
“今天买了一斤苹果,里面坏了好几个,很伤心。”“那可真遗憾啊!”在与学生的对话中,徐翀总能如同龄好友一般与学生分享日常琐事。
“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有趣或无趣,让你高兴或悲伤的,我们都可以在这个文本里面进行交流,哪怕你只有一两句话都可以。”徐翀说,她自己出钱给每个学生买了个“交流本”。每周她都会和学生在上面进行交流,内容也只有她和学生能看到。在这个本子上,学生是在跟徐翀本人这个身份进行对话,她愿意做大家的“情绪垃圾桶”。
这样生活化的对话,给高中的学生带来了不少的乐趣。到后来,出于大家对徐翀的信任,有时候就不用交流本了,学生会直接找到徐翀跟她倾诉各种问题。包括自己对原生家庭的困扰,学习的压力,与同学的人际关系…… 阜阳新闻网
有个学生打游戏管不住自己,上课下课偷着玩,手机成了他躲避现实的壳。按学校规定,他应该受留校察看的处分。可徐翀觉得,她所了解的这个学生,不是不想学,只是缺少成就感,没有学习动力。
并且马上快到高三了,徐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。在这个学生又一次上课打游戏后,徐翀跟他交流了很久。同时,在和学生父母、年级多方商量后,徐翀以为学生做担保的形式来激起学生的斗志。这个学生受到很大触动,真正静下来开始学习。这之后,徐翀不断鼓励他,给予他更多成就感,最后高考实现了从400多分到600多分的跨越。 杭州汽车网
徐翀利用课余时间自费学习了心理学和生涯规划课程,在班上开展了“独一无二的我”“青春期变奏曲”“我的时间我规划”等系列班会,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成长节奏。
教书育人是不断成长的艺术实践过程。面对未来,徐翀希望能继续“翀”下去,研究更新的教育理念,打磨更优质的教学设计,钻研更有效的育人途径,成就更好的自己,也成就更多优秀的学生!
教师档案
徐翀,毕业于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,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重庆一中,工作至今。从教十六年,教学经验丰富,教育方式灵活,先后获得优质课大赛特别奖,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奖项,主研多项国家级、市级课题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若干,长期为作文杂志提供高考作文写作技巧专稿,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、“叶圣陶杯”作文比赛等赛事,成果丰硕。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,重视学生内驱力的激发,营造积极向上、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,所带班级高考成绩突出。 安徽财经网